疫情未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冲击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专访。 受访者供图
粮食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疫情对我国粮食带来什么影响?老百姓吃饭问题是否会受到波及……4月3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接受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独家专访,谈了疫情对粮食的影响以及该组织目前正在着手研究的课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震
今年粮食丰收
是大概率事件
近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世界多地居民抢粮、囤粮的现象,一时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对此,张忠军表示,市民完全没有必要囤粮、抢粮,更没有必要恐慌,因为无论是从库存,还是供应角度,我国粮食的产量都能满足国内人民群众的粮食需求。
根据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277亿斤(约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16连丰”。而根据农业部相关信息分析,2020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我国在粮食贸易上占比很小,像是主粮,比如大米、小麦,进口量只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左右。”张忠军说,国内粮食进口主要以大豆、粗粮(谷物)等饲料粮为主,粮食库存和供应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因此市民无需担心国内出现粮食危机。
根据商务部在4月2日下午解读的中国粮食进口结构,中国粮食进口主要以大豆等饲料粮为主,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去年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疫情暴发在冬季
对农作物生产影响不大
张忠军坦言,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对我国粮农业态带来了一定影响,但这样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暴发时间处于冬季,首先对农作物生产影响并不大。这部分影响主要体现在养殖业上,比如疫情下交通运输受阻,饲料粮无法及时供给;再比如水果、蔬菜的流通等方面可能会遇到阻碍。”
而随着国内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这部分影响正在逐渐变小。张忠军称,总体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并未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冲击。
此外,在全球方面,张忠军表示,疫情不可避免地对全球粮食产生影响,但就全球而言,粮食也是充足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也曾发文称,人们无需恐慌,全球粮食供应量足以养活每一个人。
各国不要限制粮食出口
全球问题需全球解决
疫情发生之后,多国考虑到粮食安全问题而实行了限制出口的政策。国际市场的新动向引起担心:多国囤粮,对各国人民的饭碗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此,张忠军表示,目前虽然他们还没有收到各国官方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但还是发出呼吁:建议各国不要限制粮食出口。
“粮食是解决人们吃饭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贸易。”张忠军举了一个例子,2008年粮食危机,很多国家明确限制粮食出口,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粮食危机本来就是粮食供不应求,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如果进一步限制出口,则会加重价格上涨的态势。加之本身市场供应不足,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买不到粮食,造成了人们挨饿等后果。”
有专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确保全球食品链正常运转至关重要。2007-2008年全球粮食价格危机的应对经验证明,出口国为增加国内粮食供应而限制出口,可能导致世界粮食市场出现严重混乱,进而引发价格飙升和波动加剧,这次绝不能重蹈覆辙。
全球性问题就需要全球通力解决。在疫情大流行给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系统带来巨大压力的背景下,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必须确保粮食市场正常运转,向所有人提供有关价格、生产、消费和库存的实时信息。这样就能减少不确定性,使生产者、消费者、贸易商和加工商能够做出知情决定,遏制全球粮食市场出现不必要的恐慌行为。
正着手研究
疫情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张忠军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疫情发生后,联合国粮农组织一方面通过商务部捐赠了许多医疗设备;另一方面,也着手研究疫情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我们聘请了一些国际专家,就市场供应链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此外,对于农户的影响方面,比如收入、生产经营等,我们也通过多个方法积极展开调研。”张忠军说,待调研完毕,他们将根据调研结果针对问题推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此外,张忠军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敲响了警钟,他们也在研究“人与动物同一个健康”的课题。
“人的疾病七成以上来源于动物(野生动物),如何让我们都更加健康地生活,相关专家也在继续关注和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