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富士康厂区附近一家名为“爱爱乐”硅胶娃娃体验馆在网上走红,同时也引发合法性等争议。有网友表示,“避免犯罪,值得推广。”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性学会副会长兼中国性学会性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彭晓辉向澎湃新闻表示,社会对于性话题有一些回避和羞耻,是源自于我们文化中对于性的保守和禁锢。但性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需求。硅胶娃娃体验馆是一种新尝试,肯定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它不违反法理跟道德。
“他们有性需求,怎么办?”
彭晓辉认为,从社会稳定角度来说,硅胶娃娃体验馆的存在,其实避免了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因性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冲突、意外怀孕、传染性疾病甚至刑事案件。
“有人说我神经病,有人说我想钱想疯了。我突然在某些事情找到了我存在的价值,很多人需要我。”李博这样解释他开硅胶娃娃体验馆的原因。他将体验馆开在工厂旁边,就是为了定位“没有更好释放方式”的厂工们。
“对于进入城市、没有配偶或和配偶长期分居的打工者,性的需求更多是一个经济问题。”彭晓辉表示,“这些打工者既没有能力带配偶在身边,也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满足性欲。在这时,硅胶娃娃体验馆或是他们人际性关系的一个短期的辅助手段。”
彭晓辉表示,现在男女结婚平均年龄达到28、29岁。此外,还有很多人由于经济原因无法结婚,或者结婚了但无法进行性生活。“他们有性需求该怎么办?”这是社会应该探讨和直面的问题。
“如果社会无法按照合法的方式给有性需求的人提供满足,那就意味着他可能会自己去寻找。” 彭晓辉说,“这种寻找,可能会引发人际关系的恶化,甚至性犯罪;或者这些人会通过自慰来解决性需要,但也会受到心理等方面的制约,产生焦虑甚至抑郁。”
没有侵害别人的利益
专注于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张新庆认为,与未来智能化的性爱机器人相比,这些能够协助性体验的硅胶娃娃,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新型的成人性保健用品。但需要强调的是,硅胶娃娃体验馆与单纯销售硅胶娃娃的性质还不尽相同,其经营范围能否得到工商部门的许可仍有待观察。
彭晓辉认为,硅胶娃娃体验馆不违法,但在性教育等相关意识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这种举措有可能被行政部门限制。此外,在女权文化角度、性别政治运动等视角下,也可能会对其有不满之处。
“这是一种新的经营方式,但很可能会被上升到道德层面看待,受到抨击。”彭晓辉担忧。他认为,人们可以不喜欢硅胶娃娃体验馆的存在,但是没有权力阻止它,因为它没有侵害别人的利益。
彭晓辉同时表示,该类体验馆存在的前提是经营要规范,要安全卫生,且有人指导。
“未成年禁止入内”,但担忧普及后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爱爱乐硅胶娃娃体验馆的目标受众是成年厂工,店内贴着“未成年禁止入内”的标语。
“我预想,如果未来性爱娃娃或者性爱机器人被改进了技术,降低了成本,甚至连儿童零花钱都可以买一个的时候,我们的家长该怎么办?”彭晓辉说,那个时候,可能家长会告诉孩子,“你应该去早一点体验真实的性爱,而不是找性爱娃娃。”
彭晓辉认为,硅胶娃娃体验店的出现是一种新的尝试,在未来,如果性爱娃娃普及,未成年人的性心理或会产生偏离。
彭晓辉表示,社会对儿童会进行特别的保护。西方当代教育哲学的奠基人罗素在论教育中奠定了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性教育领域,罗素认为儿童是无性的,因此需要特别教育保护,加之西方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教条渗透进世俗教育领域,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形成了对儿童的过度保护的西方教育理念;在国内,受到西方影响,再加上国内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因素,对于性和儿童性教育是持保守态度的。在性禁锢和性保守文化制约之下,社会也会制定一些保守性的规则,导致未婚青年人的性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期被剥夺。
因此,彭晓辉表示,虽然硅胶娃娃实体店的存在和体验属于个人私生活的范畴,不伤害到任何人。但放眼未来,还是需要更宏观的从各方面去规范它。这也关乎如何用合理合法又合乎人性的方式,去满足人的性需要。硅胶娃娃体验店是一个新的尝试,肯定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它不违反法理跟道德。管理部门不应急于下结论,应该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
(原标题:专家谈“深圳富士康厂旁的硅胶娃娃体验馆”:需加强规范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