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帽难摘:一些官员充当“保护伞”是重要原因
陆丰市是广东省汕尾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市。1999年,该市曾被国家禁毒委员会定为挂牌整治重点地区,2004年几经努力摘掉了这顶“毒帽”;但2011年8月,再次被国家禁毒委定为挂牌整治重点地区。
陆丰政法系统一名官员曾分析,2004年第一次“摘毒帽”后,陆丰毒品犯罪最为严重的“三甲地区”(甲子镇、甲西镇、甲东镇)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就业空间少,加上暴利诱惑,一些村民再次加入制贩毒大军。
除了受暴利驱使,博社村宗族势力强悍、基层组织薄弱也为制贩毒提供了环境。博社村仅有一个蔡姓,都是同一个祖宗,村子长期靠宗族势力管理。而博社村“两委”长期没有办公地点,原村支书蔡东家甚至充当制贩毒品的“幕后老板”。
陆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贤嘉向澎湃新闻坦言,当地之所以毒品屡禁不止,除了当地村民有“一夜暴富”思想,一些党政干部充当“保护伞”也是重要原因。
2013年底对博社村“雷霆扫毒”之后,警方对外透露,当地党政部门干部涉嫌充当毒贩保护伞的有14人,除蔡东家等村干部,还包括甲西镇派出所的两任所长庄永川和姜振全,其中,庄永川在甲西镇派出所任所长12年。
在广东,陆丰等地区的毒品犯罪“保护伞”甚至渗透到警方高层。据《羊城晚报》报道,2015年1月至10月,广东省检察院在办理陆丰、惠东等一系列毒品专案中,共依法查处国家工作人员充当保护伞案件50件58人,包括曾先后但任陆丰市公安局长的陈宇铿和陈俊鹏等人。
在博社村工作组副组长、汕尾市公安局治安巡逻支队政委林天看来,陆丰制贩毒犯罪屡禁不止也和当地政府工作不力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经济基础差,陆丰缺乏财政收入,政府无力对群众进行扶持,对群众自己找门路谋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地曾流传‘陆丰无政府’的说法。”
林天说,三年前,陆丰公务员的工资也低得可怜,“有人也想捞点好处”,当地毒品犯罪的重刑率一度很低,让一些犯罪分子产生了赚钱后可以花钱买命的想法。
2015年6月,陆丰市委书记郑佳曾做出承诺,陆丰将继续铁腕治毒禁绝毒品,不达目的绝不收兵,确保2016年年底底达到“摘帽”工作标准。
但“摘帽”并不容易。林天说,国家禁毒委对禁毒重点整治区实行三年限期整治,而陆丰这次戴上毒帽已经五年,禁毒工作仍然较为严峻。
从今年1月1日开始,陆丰在“三甲地区”确定32个重点禁毒整治村,汕尾、陆丰两级行政部门联合组成驻村禁毒组进驻,全面负责宣传、排查等禁毒基础工作。
“目前追逃是‘摘帽’最主要的工作,另一方面政府也在鼓励当地人转产转业,以根除深层次的经济原因,但这是一个长期工作。”黄贤嘉说,追逃是“摘帽”达标的条件之一。
原标题:广东“制毒第一村”:大规模扫毒后少了近3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