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帮人背债 躺赚百万?

日期:2024年02月20日 11:00 来源:华商韬略 作者:佚名


作 者丨熊剑辉

华商韬略出品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有的债务,却在金蝉脱壳。

要不是听说能挣大钱,身居三线小城的老李,大概永远不知道“职业背债人”的存在。

那是2019年,老李“意外”认识了一位“背债中介”,要带他发笔横财:直接给他过户一套房,贷款一通过,六成他拿走,进账过百万。

老李狐疑地问:那我做什么?

中介自信地说:身份证、电话卡、银行卡都留下,剩下的,不要问。

于是,老李照着做,中介们也马不停蹄起来。

很快,房产中介锁定了目标:上海青浦区一套199平方米的顶层复式房。这里地段偏、房屋面积大,房主挂牌后,迟迟脱不了手。

这正是绝佳的“猎物”。

房产中介联系上房主,表示房子脱手没问题,但因为买家是公司,需求很“奇葩”:公司想要多贷款,需要她配合做高房子的估值。

房主顿感有蹊跷,担心估价高,房贷难拿下。房产中介却再次表示没问题,只要房主签了字,贷款不用太顾虑,房款很快打卡里。

于是一切谈妥,房产中介找到背债中介,背债中介叫来“职业背债人”老李,老李签下买房合同,办好贷款手续。

结果,一套市价253万的房子,在银行内鬼的配合下,评估出550万的高价,套出了357万的贷款。

套路环环相扣,实则各怀鬼胎。

套出的贷款,除了要支付房款、缴纳税费,还被银行内鬼、贷款中介、房产中介、背债中介等层层瓜分了85万。

而背下几百万巨债的老李,并未见过百万酬劳,只拿到“好处费”1万块。

所谓“职业背债人”,是指那些有偿承担债务的人员,他们以获得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利益为代价,抛弃征信、长期背债、甘当老赖。

而“职业背债人”要玩转,则完全离不开“背债中介”。

“背债中介”,通常是整场骗局的总策划。一方面,他们要寻找、调教、洗白“职业背债人”,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将背债人、房(车)贷中介、银行内鬼等串联起来,担当总联络人的角色。

如今,楼市下行,炒房客们急于甩贷,“职业背债人”变得炙手可热。

2023年底,深圳某论坛。

有高杠杆炒房人发帖求助:只因当初听信了“深房理”,在深圳买下1500万的房子,如今挂牌价惨跌300万,依然出不了手,急求“职业背债人”协助脱困。

但现实中,房主很难找到“职业背债人”,却容易招来“背债中介”。社交平台上,“背债中介”招揽“职业背债人”帖子也是随处可见。

“帮人背债,酬劳百万”、“到手200个,白户要抓紧”……这让很多人眼红耳热,不惜铤而走险。

一旦背债中介与背债人搭上线,接下来就是调教的过程。

按照“剧本”,背债人必须在指定城市待上一段时间。背债中介不但包吃包住,甚至会帮他“开公司”、做流水、买社保医保公积金……

这套骚操作下来,背债人的征信顿时变得光鲜亮丽,对背债中介也很容易放下戒备。

接着,背债中介会串通房产中介、银行内鬼,找来一个急于甩贷的房主,依然用做高估价的手法,套取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贷款。

刨去实际的房款、缴纳的税费,剩下的贷款,则被银行内鬼、各类中介、背债人层层瓜分。

按照“行规”,银行内鬼拿30-40%,各类中介拿20-30%,背债人拿30-40%。

但实操中,差异很大。

有的背债人,确实分到上百万,哪怕成“老赖”,套取的真金白银却成功转给了家人,就此暴富。

但大部分还是像老李这样,身背巨债只赚到1万块,被坑得欲哭无泪。

有的背债中介更狠,会趁着背债人手头有房、违约未爆,将装修贷、汽车贷、现金贷等再撸一遍,又轻松到手几十万。

最终,房主收回了房款,内鬼、中介、背债人瓜分了房贷;只有银行,承接了一切烂债。毕竟“职业背债人”,一分钱都不会还。

有人以为“职业背债人”是骗贷“新玩法”,实际上是20多年前的“老套路”。

2000年,一家名叫“华运达房地产”的公司,在北京东二环建起一座“森豪公寓”的楼盘。在北京人平均月薪1300块的年代,“森豪公寓”卖出了每平米2500美元的“天价”。

这样的房子当然卖不动,华运达又是一个盖子几个碗,快要玩脱了。

关键时刻,华运达的老板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发动员工,找人冒充购房人,骗贷来买房。

给背债人的好处是:借出身份证,就给2000块。

很快,华运达搞来257张身份证,把公司员工、下岗工人包装成“月入6万”行业精英,结果从银行套出了7.5亿房款。

这正是轰动一时的“北京森豪骗贷案”,后来成了京城著名的烂尾楼。

巨亏的银行,把骗贷的开发商、律师、银行行长统统送进了牢房。但鉴于个人征信还是一片空白,257个“背债人”并未受到惩处。

吃一堑、长一智的银行,从此开始加强监管。

2006年,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建成;2011年,个人征信报告系统成功上线。

征信的一小步,可谓金融的一大步。但人算不如天算,征信体系一建立,非但没让“背债人”消失,反而让它变得“职业”起来。

以前,骗子都是亲自骗贷,反正没征信,各种花式耍赖;如今,征信无处不在,老赖被限制高消费、出国境,不能当老板和董监高,有钱花不了。

于是找“职业背债人”背债,成了诈骗“刚需”。

特别是最近10多年,背债诈骗在车贷领域异常猖獗,方式与骗房贷大同小异。

诈骗团伙先会将背债人“洗白”,再用“低首付”“零首付”的方式,空手套汽车;之后,又伪造发票和证件手续,将有贷款的汽车“洗白”,低价卖给二手车商;最后,车贷甩给背债人,一律不偿还。

与房贷诈骗相比,车贷诈骗金额不高,却更隐蔽、更迅速。

只要搞定了二手车商,诈骗团伙马上会与车贷方、背债人、制假窝点火速联动,最快3天,交易过户,然后消失。

更奇葩的是,明明是团伙诈骗,背债人还会以个人或公司经济困难为由,拒绝还贷。

这制造出民事纠纷假象,一度逃避了公安机关的打击,很多车贷金融公司因此叫苦不迭。

2023年,山东德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车贷诈骗案,17名犯罪嫌疑人横行24个省份,骗贷金额高达6000多万。

由于周期性短、流动性强,加上车贷金融公司防范意识较银行更差,所以这类车贷诈骗在北上广、山东、江苏、云南等地此起彼伏,呈现多点高发的态势。

而在法律界看来,不论是房贷还是车贷诈骗,都属于针对个人的“包装贷”;还有一类,则属于针对企业的“背坏账”。

所谓“背坏账”,是指企业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处置、抵押等方式,让职业背债人背负企业债务或不良资产。

这么做的原因很多,有的企业是为了粉饰报表,向银行贷款,或搞资本运作;有的企业则干脆为了逃债。

由于涉及多个省市、多个行业,以及难以计数的企业与个人,以“职业背债人”方式实施诈骗的规模,是一个相当难以度量的数字。

但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数据,人们或许能窥见端倪:截至2024年2月5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已达837万。

或许,人们只能猜测,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干职业背债。

如今,伴随“职业背债人”渗透到各行各业,并渐成产业链,其分工也日益细化。

像“职业背债人”,以前只要愿背债,不论是老光棍还是患绝症,不论是赌钱破产还是生意亏本,都可以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但近年来公安机关敏锐地发现,诈骗团伙已将魔爪伸向了农村,更青睐让低保户、残疾人、智障人士来背债。这样的人,好欺骗、易摆布,甚至根本不用付成本。

2022年,河南邓州的低保户老卢,听说有钱赚,跟着背债中介到郑州。他签了字、贷了款、买了车,最后车被中介开跑了,老卢一分钱没捞着,还背上了10多万的车贷。

但在某些高杠杆房主眼里,这样的职业背债人,是最好的“甩债利器”。

而现实,却在向“骗中骗”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已有房主遭遇房产中介和职业背债人联手“背刺”,被骗500多万。

2023年8月,成都房主罗某,挂牌出售成都锦江ICC天曜小区的一套房产,并委托给房产中介阳某。

这里地处成都“攀成钢”的繁华地段,房源很抢手。中介阳某很“给力”,很快找来买家张某。

双方会面,相谈甚欢。据房主罗某回忆,张某开豪车现身,自称有两家酒吧,面对710万的总价毫无异议;只是因为私人原因,协议要“表弟”谢某签,房子要他代持。

谢某,正是职业背债人。

但房主罗某表示:我懂的,没问题。

于是,双方立刻签下购房协议,张某又支付了20万预付款,以表“诚意”。大喜过望的房主罗某,在中介阳某撺掇下,签下一份“房屋交易全权委托协议”,不但委托中介全权处理,还交付了房产证。

至此,房主罗某彻底中计。

6天后,罗某猛然发现,自己未收到任何房款,房子已被转到谢某名下,不由大吃一惊。

他立刻致电张某质疑,张某却表示,可能流程出了问题。

但为表“诚意”,张某又分别支付了130万、60万,稳住了罗某。

整个9月,罗某只要一问,张某都是“在银行办贷款”。

直到10月,罗某才发现,房子根本没有抵押给银行,而是在8月抵押给了某小额贷款公司,直接套走了520万。

至此,中介和买家分钱跑了路,一无所有的职业背债人“表弟谢某”背着锅,房主和小额贷款公司的500多万彻底打水漂。

有的人在骗房主,有的人则在骗背债中介。

2018年,陈某与李某在微信群相识,谎称自己是某贷款公司员工,能搞定“背债贷款”,可以介绍李某干“背债中介”的大买卖。

李某一听,大喜过望,觉得赚大钱的机会来了。在忽悠了李某一年后,陈某抛出一个背债500万的“大项目”,一边让李某赶紧交手续费、加急费、点位费、排位费……他好给李某办贷款。

靠着一点点“切香肠”的手法,李某断断续续给陈某转了55万,结果一分钱贷款都没要来。

忍无可忍的李某选择报警。最终,陈某因诈骗金额超50万,数额特别巨大,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实际上,只要涉及“职业背债人”骗贷,所有环节都没有无辜者。

2018,在江西高安法院宣判的一个车贷诈骗案中,人们得以窥见整个背债诈骗链条的法律责任分布。

在这起案值77万的案件中,背债中介孙某,被认定为第一主犯,被判有期徒刑10年;职业背债人高某,因为拿的“好处费”最多,被认定为第二主犯,被判有期徒刑6年9个月;而其他职业背债人、骗贷车主等作为从犯,根据危害和获利大小,分别被判3至4年有期徒刑。

不劳而获的“暴富”之路,往往真的都在《刑法》里。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06881c38.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帮人背债 躺赚百万?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32) 热点(2634) 新闻(13204) 国际(5265) 娱乐(4602)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15) 音乐(2082) 民生(3747) 行业(305) 财经(1664)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63)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87) 观点(1024) 房产(1114) 汽车(28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31) 展会(4) 数码(212) 足球(222) 体育(1072) 教育(1379) 高校(1652) 法制(2205)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69) 美女(19522)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6)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