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发布,是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10号)的指引下完成的。它明确了聚焦新质生产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致力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完善基础制度,增强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同时,《实施意见》还强调了要强化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集聚,以满足高质量发展对优质金融服务的需求,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实施意见》提出了坚持政治引领、服务大局,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守正创新、稳中求进,以及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为资本市场做好“五篇大文章”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确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保持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科技金融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旨在持续推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加大对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健全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此外,还将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提升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的包容性和灵活度。为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多元化退出渠道,《实施意见》还提出了优化退出政策、推进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等措施,并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力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在绿色金融方面,《实施意见》致力于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完善绿色债券标准,鼓励评级机构将环境信息指标纳入债券发行评级方法。同时,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融资并购及发行绿色债券等,并稳妥有序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和碳排放权期货研发上市。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完善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制度安排,深入推进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试点,支持“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挂牌上市。同时,丰富资本市场服务涉农主体方式,完善“保险+期货”模式,支持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开发,积极发展乡村振兴公司债券。为提升居民财富管理水平,《实施意见》还提出推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加快财富管理转型,丰富公募基金产品谱系,稳步降低行业综合费率。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效提升资本市场的普惠性,为中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养老金融方面,《实施意见》强调服务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稳健增值目标,推动将符合条件的指数基金等权益类公募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同时,提供优质养老金融产品服务,支持健康、养老等银发经济企业股债融资,探索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和REITs。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养老金融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数字金融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资本市场,推动行业机构数字化转型,完善智慧监管平台,加强证券期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升行业机构服务能力,《实施意见》还提出完善行业机构定位和治理,加强合规管理与风险防控,探索建立风险早期纠正硬约束制度。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力推动资本市场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当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就《实施意见》作出进一步解读。周小舟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新“国九条”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也提出明确要求。资本市场在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既是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所在,也是资本市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持续加力,特别是在科技金融方面,中国证监会先后发布实施“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监管体系和市场生态。一批处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先后登陆A股市场,其中一些在上市后实现技术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有效促进了资本、产业、技术、人才的深度融合。
同时,资本市场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绿色金融方面,指导证券交易所发布实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披露制度规则,系统规范了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要求。绿色公司债券发展势头强劲,试点以来累计发行约8700亿元,制度规则和技术标准持续健全,碳中和债券、低碳转型债券、蓝色债券等创新品种不断涌现。
在普惠金融方面,开展普惠金融试点,建立健全全国股转系统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合作对接机制,便利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通过考核评价等制度安排,推动行业机构加大普惠金融业务投入和中小微企业服务力度。“保险+期货”通过期货市场为农户提供风险管理和价格保障,已平稳运行十年,涵盖20余个涉农品种,惠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户超700万户次。在养老金融方面,完善养老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体系,推动实现养老金稳定回报与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良性互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已扩展到全国,公募基金行业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6万亿元。在数字金融方面,稳步推进证券期货行业技术自立自强,开展“数据要素×资本市场”专项试点,发布首批11个试点项目,稳妥推动相关技术在资本市场应用实施,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周小舟还详细介绍了《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和政策考虑。他表示,《实施意见》共分为8个部分、18条措施,旨在对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作出系统部署和明确要求。在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方面,《实施意见》围绕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举措,包括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股权激励制度、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等。
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实施意见》也分别提出了具体举措,包括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资本市场等。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方面,《实施意见》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方法,聚焦“五篇大文章”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落实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等部署要求,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举措。一是聚焦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二是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等。三是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和多层次债券市场,促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环等。
对于推动《实施意见》落实落地的工作安排,周小舟表示,中国证监会将制定细化落实工作方案,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的协同配合,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实施。二是压实行业机构责任,发挥好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端正经营理念,加强组织管理和资源投入。三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从严打击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名实施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