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风青杨
因在印度尼西亚过海关时未按工作人员要求每人支付15万印尼盾(约人民币75.7元)的“小费”,8月24日,刘先生一家被印尼海关的工作人员拒绝入境。近年来,中国游客被印尼海关工作人员索要“小费”的事情屡见不鲜。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表示,中国公民若遭遇印尼海关工作人员索贿,应坚决抵制并第一时间联系领事馆申请领事保护。(中国青年网)
每每重大节日过去,国人外出旅游归来后,少不了有人会倒倒肚子里的苦水。而众所周知,入境关口向国人索要小费,不仅仅发生在印尼、越南、泰国!国人旅游在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的的入境关口,都会有这样的“待遇”。有一个现象很奇怪,印尼、越南边检人员只收中国人的小费,却不收其他国家的,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如果只牵扯到国力强盛的问题,这显得太片面。毕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是很大的。
那么,外国海关索贿为何专盯中国人?首先,很多国内旅行社“推波助澜”,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出今中国人出境游很热,只要中国旅客过关、关前就会特别拥挤、通关速度也会特别慢的现象,一些导游会鼓励“团友”花钱“买效率”,某些“聪明”的边防、海关工作人员更会和导游达成“默契”,采用“谁给小费谁过关就更容易更快”的“倾斜手法”鼓励“小费支付欲望”――事实上的确有个别东南亚国家,曾经在海关堂而皇之地公开设立所谓“快速通关通道”,说穿了就是“小费通道”。
有的旅行团领队甚至直接建议中国游客准备好零钱,即使有时在边检还没索要时就主动递交。因为如果某个没有交钱的旅客被扣留,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行程。正是因为一些中国游客“花钱买平安”的心态,因为一些旅行社懒得交涉甚至纵容“小费”现象的工作方式,中国游客屡屡遭遇部分东南亚国家边检人员“索贿”,逐渐成为不正常的旅游“惯例”。正因如此,向中国人索取小费的“命中率”和“命中效果”都较其他国家旅客为好。
其次,许多中国游客在国内就相信潜规则,因此抱着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还有人为了投机取巧顺利通关,而进行给“小费”这种带有行贿性质的行为。这种心态被边检海关人员掌握后,从被动接受行贿,演变成主动索贿。可以说,一些边检人员索要“小费”的恶习,是一些旅行社的领队和游客共同惯出来的,结果变成不给钱就挨打。
为什么这些国家的海关较少向欧美国家游客开口?事实上,这些地方的海关工作人员并非绝对地只针对中国人,也有人找欧美人要小费,只是其对中国人的敲诈往往更甚于他国人。一方面,中国游客一般习惯了忍气吞声,觉得小费也不多,不想追究了,也不想找太多麻烦。而欧美人遇到这种事情,往往是当即质问、立即报警、直接投诉到大使馆并维权到底,久而久之,这种差别也会给索要小费者留下印象。
中国人在海外为何成了“弱势群体”?归根结底,这与中国人抱持的“息事宁人”思维难逃干系。西方人在海外遇到被索贿等经历时,都会调动各种资源据理力争进行维权。然而,同样遭遇发生在中国人身上,中国旅行社则是鼓励游客适应潜规则,不少中国人也相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破财消灾成为中国人口耳相传的“行规”。当边境人员视中国人给“小费”理所应当时,那么有异议便成为了逾池僭规。
正是因为中国游客有“花钱买平安”的心态和习惯,“宠坏”了一些旅游国家的边检人员,形成了针对中国游客特有的“习惯”。觉得国人傻钱多,好欺负,导致今天的嚣张气焰。国人在海外如果继续选择息事宁人,不懂得对不法行为说“NO”,权益受损的悲剧恐将继续上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