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电影院复工首日,观众进场前须测量体温并登记。
影院复活了,在7月20日,全国影院停业已整整半年。
看着观众陆续走进影院,山东新世纪电影城一家影院主管王作霖有点紧张,停工的175天中,这个场景在他脑子里转了无数次。
期待成真,高兴里还掺了点压力。工作内容增加了,测量观众体温、登记信息、每日消杀5次售取票机、擦拭座椅。
国家电影局在7月16日下发的《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中强调,"要继续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收入却难抵往日,日排片减至正常时期的一半,上座率不得超过30%,盈利来源之一的食品饮料等卖品暂时被禁止,赔钱成了多数影院开业的默认前提。
但尽早恢复营业几乎是所有影院的共同选择。"能够开门就是好消息,开门了,一切才有希望。"为了赶在第一时间开业,王作霖不敢停脚,连着两天没顾上吃午饭,接起顾客电话时,语调上扬,"7月20日,咱们正常营业!"
复工首日,观众拿出了热情。尽管仅有《第一次的离别》《璀璨薪火》两部院线新片上映,其余皆为老片。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16时40分,全国电影院票房实时收入为284.7万元,观影人次约11.7万人,每场平均观影人次13人,平均票价24.4元,部分影院全天的票已经售空。
还未能复工的影院在焦灼等待。"影院人心里都清楚,刚复工的第一个月肯定是赔本赚吆喝,但大家苦熬太久了,赔钱也要先吆喝起来。"7月19日的晚上,一家影院的经理李方(化名)和同事们紧盯着院线的消息通知群,因地方电影局尚未下发通知,他们没能赶上首批影院复工的脚步。
好消息没让李方等太久。7月20日上午9时许,王作霖看着第一批观众走入影院时,李方攥紧了手机,他收到消息:地方电影局宣布,即日起影院恢复营业。
复工首日:老片暖场、新片观望,低票价可能持续到国庆,影院赔钱也要开门
第一批走进影院的观众,最先感受到不同。王作霖所在的影院门口,多了张桌子,进门前需测体温、消毒手、登记姓名、观影场次、联系方式等,饮料柜和爆米花机空着,电子显示屏上闪烁着防疫提示。
上映影片绝大部分是老片。《夏洛特烦恼》《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超过30部老片重映,《第一次的离别》是首批在影院复工第一天冲上银幕的新片。
票价因而降低了不少。上海多家影院,9.9元的票价可观看3D版《寻梦环游记》,约是其首映时价格的20%。成都一家影院甚至给出3.1元的历史低价,其中3元付给平台,影院只得0.1元收入,当天预售的全部收入为16.5元。
借着低价,影院希望将观众拉回影厅,即使收入无法覆盖成本。一名影院经理坦言,房租开不开业都要交,但复工后,员工工资得发,防疫物资得买,再算上水电费等开销,"开一天,亏一天"。
停工2个月后,李方所在影院渐渐发不出工资,他鼓励员工去找新的工作,"各寻生路",9名员工全部离职,如今影院重启,雇用新员工是笔不小的开支。
压力骤增,无法销售饮料、爆米花等卖品,票房是影院的唯一收入。但目前老片"暖场",指望票价挣钱显然无望。"老片对观众的吸引力本身就有限,买票来看已经是一种支持。不然视频平台充个会员才十几块钱,票价要定得高,不是等着挨骂吗?"李方反问,"谁会想着靠老片挣钱?没有人。"
不必与片方分账为老片的低票价托了底。老片重映时,影院不必再向片方支付约50%的票房收入,卖出多少票价,影院便可收入多少。
但在9.9元、19.9元的低价中,首映的新片票价也受到影响,《第一次的离别》在多地的票价均为23元左右,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16时30分,其上映首日的票房仅为109万元。
上座率和场次的限制也压缩了影院的收入空间。据《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以下简称《防控指南》),影院须减少放映场次,日排片减至正常时期的一半。且实行交叉隔座售票,上座率不得超过30%。往常日子,王作霖所在的影院13个影厅,正常排片超过60多场,但7月20日,13个影厅只使用了7个,排片减至27场。
30%的上座率,是平时影院工作日的情况。李方告诉记者,这项规定相当于将周末、节假日都"抹"成星期一,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有的影院选择放弃上午场次,从下午3时开始营业。
开门后或许赔钱更多,不过影院行业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他们期待的是新片入场。"只有具备票房号召力的新片上映,影院才能真正回暖。"多位影院行业人士表示,行业的普遍判断是还需两个月左右的恢复期。
"几个亿拍的片子,谁敢拿来冒险?"李方拿到的片单显示,目前已定档7月和8月上映的新影片,仅为10部,而去年同期上线新片超过80部。
"新片观望也是正常的,影院现在就像一个病人大病初愈,这时候也不适合做剧烈运动,老片重映也是投石问路。"金睿天甲影业副董事长莫争预测,为吸引观众、拉动市场的低票价趋势等到电影行业恢复正常时也将结束,预计将维持至国庆假期左右。
筹备:一半人询问影院何时开业,另一半人打听招不招员工
影院已经等不及了。看到国家电影局7月16日的通知后,王作霖和同事们立刻进入紧急状态:停业170多天,复工要做的准备太多了。要想恢复营业,影院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通过地方电影及卫生部门的防疫检查、拿到影片硬盘、获得密钥。
一切准备工作以小时计算。王作霖所在的影院自5月底将所有员工召回,每日清洁消杀,节省了部分时间。但他和同事们仍然恨不得分身,彻底清洁影院,培训员工工作流程,采购酒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准备应急预案,联系地方相关部门检查,做完这些,拿到检查合格单时,已是7月18日下午5时。
电话不停响起,许多老顾客问他,"7月20日,你们会营业吗?"王作霖不敢打保票,还没拿到电影的片盘和密钥,他的心也悬着。
7月19日上午12时,片盘和密钥到手。下午3时,排好场次,开始网络售票,票陆续售出,他才稍稍松了口气。
筹备还没结束,不仅时间紧张,人手也不够。他所在影院有5名正式员工,难以应付7个影厅的管理工作。维持影厅运转,需要两个班的员工来回倒,一个班至少5个人,王作霖解释说,一人在门口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两个人轮换检票,放映员必不可少,还须有一人专门负责消毒。据《防控指南》要求,场间休息时间须进行充分清洁与消毒。原本5分钟的场间间隔,被延长为30分钟至60分钟。
7月19日下午6时,他所在的影院还在招聘小时工,"时间真的太紧张了,但为了开门紧张,也是挺开心的"。
李方更加焦灼。王作霖为首日复工的准备奔忙时,他守在电影院摆的地摊前,摆了几桶爆米花,但少人问津。
他还没等到地方电影局的通知。国家电影局要求,各地电影主管部门将关于恢复开放电影院的工作安排报当地党委和政府同意后,商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有序推进恢复营业。
李方的同事紧盯着院线的消息通知群,15分钟汇报一次最新消息。同行的消息不停冒出来,"明天影院能不能开?""真是急死人了",他也看得心焦。虽然还没等到地方通知,李方已做了目前能做的所有准备,备好防疫物资、应急预案,片盘也在邮寄途中。
员工也在重新招聘。9名员工全部离职后,李方的影院只剩4个管理人员,他尝试联系了几名员工,打算暂时先招4个人。"场次砍半,上座率要求30%,我们也用不了那么多人。"他解释说,管理人员补上去,前期还是要节约成本。而在影院的公众号后台,留言多得"炸"了,一半人询问影院何时可以正常营业,另一半人打听是否还需要员工。
"只要还有能力开门,没有影院会选择不开的。"李方看着无人光顾的地摊,说"如果别家影院开门,你不开,老顾客们会流失的。再说,不营业肯定没有希望,只要开门了,就是希望的曙光"。停业期间,为了自救,他认识的不少影院同行卖烧烤、做卤味,他也尝试搬上饮料,跑去公园卖了几个礼拜,最后只卖出18元钱,"大家都熬不住了"。
好在,李方没有等待太久。7月20日,他所在地区电影局宣布即日起影院可恢复营业,他也忙碌起来,"万事俱备,东风也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