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中国人 是真的生不动了

日期:2019年01月30日 10:45 来源:威鹰 作者:佚名

作者 | 张秋红 张梦真

春节回家,又到了接受各路亲戚灵魂拷问的时候:“有女(男)朋友了吗?啥时候生娃?”然而,与长辈们殷切的意愿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

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数据:2018年,中国年末总人口为13.9亿人,新增人口规模(即比去年增加)仅为530万,创下11年来最低值;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2017年的1723万减少200万,更是比之前卫计委最低预测的2082.4万少了559.4万,人口出生率连年下跌;此外,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比重已经连续七年双降。

这些都指向了更加严峻的人口形势。就连2019年伊始,曾贡献了全国四分之一二胎的“生育大省”山东也不愿生了,青岛、聊城、烟台、德州等市的出生人口降幅明显。中国人口正步入寒冬。

人口涨不动了

生育,在中国是一件可以计划的事。短短几十年,从“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最好只生一个”、“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再到如今,二胎已经全面放开。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曾做过一项基于1980—2011年间开展的227项关于中国人生育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八十年代,人们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2.13人;九十年代,人们理想的子女数已经下降到了世代更替水平2.1以下。

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人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就基本稳定在了1.6-1.8人之间。

与此同时,调查还发现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已经进入生育水平低于生育意愿的阶段,人们的实际生育子女数少于理想子女数。换句话说,要么生一个,要么不生了,现在就是想要多生,也生不动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人口增长的脚步在趋缓。尤其是近几年,全国人口增速下降,2016年至2018年新增人口规模越来越小,2018年达到最低值,仅530万。

总和生育率反映了妇女一生中生育的子女总数,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生育状况更是一目了然。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中国的总和生育率逐渐下降到了世代更替水平(2.1以下)之下。不仅如此,2010年至2016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18、1.04、1.26、1.24、1.28、1.05、1.25,作为对比,已经少子化的日本生育率稳定在1.3至1.4。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不是“放开二孩”了吗?二孩是可以生了,但是效果有限,不及预期。

2011年, 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2011年到2016年,第二孩次生育率从8.72‰上升到了13.4‰,但到2015年又下降到了12.3‰。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消息:2018年“全面两孩政策”集中释放效应弱化,二孩生育率下降,整体生育水平略低于上年。

但究竟略低是多低,人们无从得知。2015年后,统计数据中删除了 “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的表格,部分生育率相关的数据变了一个谜。

 

不少人想要两个孩子,但现实很残酷,能生养两个的并不多。以北京为例,《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6-2017)》中的数据显示,58.6%的北京居民理想子女数为两个,但是仅有10.8%的北京居民实际生育了两个孩子。

与此同时,一孩生育率又下降明显。2017年,二孩出生数量比2016年多了162万人,但一孩的出生数量比2016年少了249万人。因此,即使已经全面放开二胎,一孩生育率的下降,也使得生育率难以回升。

总结起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二胎,而是想生一胎的人明显减少了。

省际人口负增长?

如今,中国的人口模式已经从“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传统模式过渡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模式。

人口的自然变动也是衡量生育情况的重要标准。除了新增人口规模创近年新低,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数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

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近二十年都保持在5‰左右,但下降趋势越来越明显。2018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创下了20年新低。

如果从空间分布上看,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的地区主要位于东部及东北,而自然增长率大的主要在中西部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新疆和西藏,也是全国唯三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10‰的省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五个月,山东省就受理了22.3万份二孩申请,是全国申请二孩数量的四分之一。可见,山东“爱生娃”也并非是浪得虚名。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的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比如北京、上海和江苏等省市。以上海为例,从1993年开始,上海的人口自然变动就为负,之后偶尔有年份为正增长,但依旧是保持在零增长附近。

虽然上海的人口自然增加基本停滞,但常住人口却一直在膨胀。2016年上海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但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却为4.0‰。可见,外来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为上海带来了不少红利,成为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

反观东北地区,虽然东北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持续低迷,但东北却没有上海那样大量持续的迁移人口。更严重的是,还有大量人口从东北迁出。

东北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人口自然增长为负的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十年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东北地区极低的生育水平是其人口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

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是典型的资源经济发展地区。随着资源的枯竭和产业更替等原因,东北三省已经成为人口流出的大省。

一方面,人口自然增长持续低迷;另一方面,人口不进反出。牵一发而动全身,连带造成了东北地区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和先于全国的养老负担。

谁来付我的养老金?

新生儿之于老龄社会,犹如新鲜的血液。它是治疗诸多人口问题的一剂良方,但这剂良方在中国却见效缓慢。

建国初,中国也曾迎来自己的生育高峰,总和生育率一度超过6。建国初人口规模只有4.5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这一数据已经激增至6亿。但是很快,1955年在卫生部关于节制生育问题报告中,风向开始转为支持“适当地节制生育”。

人口还在急剧增加,带来很多问题的同时,也为之后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

1980年,计划生育成为大刀阔斧改革浪潮中的重要一环,被升至基本国策的高度。但4年之后,密不透风的计划生育铁墙却在农村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1984年,国家计生委《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对农村和部分少数民族适当放开二胎。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政策的前瞻性透露出人口形势细微变换的风声。步入九十年代后,在城镇化进程与生育观念的双重冲击下,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到更替水平之下。2000年至今,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负面效应愈发凸显。

 

20世纪末至今,计划生育政策从最初的微调和松动渐渐走向自身的对立面——鼓励生育。但这仍然难以遏制人口急转直下之势,在地方鼓励生育政策纷纷出台的2018年,出生人口仍然延续了2017年的负增长,减少了200万。出生率跌至2008年来的最低水平,仅为10.94‰。

出生人口减少、老龄人口增多,中国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意味着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的萎缩。2000年,中国老龄化系数超过7%,成为国际标准的老龄化国家。这一年,中国的劳动力供给达到顶峰。然而此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双双下降。

统计局1月21日公布的2018年人口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首次跌至9亿之下,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创下新低,为64.3%。尽管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近9亿人,劳动力资源仍然比较丰富,但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劳动年龄人口在减少,而老年人比重在上升,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势必会加重,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不小的压力。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6》,养老金结余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结余7258亿元,可支付55.7个月。广西、江西、海南、内蒙古、湖北、陕西、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等13个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可支付月数已不足1年。其中,黑龙江省的累计结余为-232亿元,没有可支付月数。

在此情况下,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建议,在东北养老金告急的情况下,可以将南方省份的结余通过中央调配到东北。

增长的退休人员和流失的社保参保人员双管齐下,使得黑龙江的养老保险负担过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慢慢消失的人口红利和越来越趋于老龄的社会,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像黑龙江一样承受不住养老的压力。

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由2016年的76.5岁提高到76.7岁。对于以后的人来说,都能活得越来越久。不过,想要安享晚年,劝你趁早攒钱。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63099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中国人 是真的生不动了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571) 热点(2615) 新闻(13067) 国际(5153) 娱乐(4419)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395) 音乐(2082) 民生(3638) 行业(269) 财经(1608) 股票(361)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5)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29)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4) 医学(352)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97)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89) 社会(9778) 观点(1016) 房产(1094) 汽车(282)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22) 展会(4) 数码(208) 足球(222) 体育(1064) 教育(1363) 高校(1631) 法制(2167) 军事(550) 游戏(256) 小说(467) 美女(18865)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3)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59) 趣闻(179) 历史(364) 人物(92)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