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底层的女童是社会所有不平等的最末端,承受着社会不公带来的所有伤害。
最近糟心的事颇多:携程亲子园事件余波未了,又出现了震惊各界的幼儿安全事件。对待孩子的恶行,特别容易触痛人的心灵。而刚刚获得金马奖的电影《嘉年华》,却从更广阔的视角,揭示了儿童被性侵背后的社会问题。
《嘉年华》的故事背景正是几年前骇人听闻的海南万宁性侵小学生事件,将重心放在了事情发生后形形色色人物的态度上。悲剧的诞生往往不是受害者与犯罪者遭遇的那一刹那,而是人心的冷漠、社会的失范、文化的偏见和体制的腐败。说得更残酷一点,每一桩犯罪背后都有无数的共谋,每一个角落也都不缺少孕育犯罪的土壤。
受害人
影片的主人公,两位受害人小文和新新,各自有自己的伤痛。
小文和新新本是两位天真无邪的小学生。小文出身于离异家庭,母亲拥有抚养权,但小文的妈却经常跳舞到深夜而不归,回到家也是颓丧地窝在沙发上抽烟,对小文更缺少关心。家庭的冷漠让小文不想回家,就带着同学张新新去旅馆过夜。这一决定成了噩梦的开始。
这天夜里,“刘会长”强行进入小文和新新的房间,对两位女孩进行了奸污。“刘会长”是什么人?是当地地方商会的会长。能担任商会会长的人必定是自己坐拥企业,更重要的是在商界八面玲珑,人脉广博。这样的人可说是一手遮天,连官员也要敬之三分。为了巴结这位刘会长,新新的爸爸曾让女儿认其为干爹,给了禽兽可乘之机。
噩梦却没有停止。
在案件发生之后,两位女孩却还要继续面对家庭、学校、社会对她们的嘲讽、伤害,她们的伤痛甚至成为了交易的商品,被外界的人不停地要挟与贩卖……我们不禁要一步步追查:到底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
家庭
每次儿童性侵的事件,很多人都会归咎于父母的失职。这部影片也不例外。
比如新新爸爸让女儿认自己上司为“干爹”,给了上司可乘之机。新新爸爸的这种行为,即让孩子认上级为“干爹”,已经成为官场职场的常见现象,好像这一攀亲戚,自己和领导就是兄弟了,一切都好说话了。很多家长却从不考虑这一事件对孩子的情感伤害:这其实是把孩子单纯的情感和自己加官进爵的私利绑在了一起,把孩子当工具。虽然性侵事件是新新爸爸始料未及的,有其偶然性,但事后新新爸爸的处理方式就不得不让人更加愤怒了:因为不敢惹刘会长,他反而从中打圆场,努力促成私了。在孩子的身心健康与自己的利益面前,他再一次选择了后者。
另外,小文妈妈去跳舞,似乎没有尽到母亲应该的责任:有了孩子,你居然还跑去跳舞?事发之后,小文妈妈的反应无疑造成了对女儿的二次伤害:在小文走出医院的诊疗室后,她妈妈便冲动地打了她一记耳光,回到家中,又气急败坏地把女儿的裙子都从衣柜里扯出来抛在地上,并斥责:“让你穿这些不三不四的衣服!”最后还强行剪去了女儿的长发,分明就是把强奸的责任推向了女儿。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自然是有失职。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两位孩子父母这样的心态和行为是如何养成的。
新新的父亲本身有着很大的经济压力,险恶的职场环境让他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连女儿遭受欺凌也不敢发声——毕竟,如果反抗领导不成功,自己反而丢失了工作,那么陷入困境的将是整个家庭。正因如此,当刘会长提出为女孩支付未来所有的学费时,新新爸爸才选择了妥协。
耿乐饰演的小文的爸爸
而作为失婚妇女,小文的母亲本身就会受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或许跳舞才是她逃避问题的有效方法;当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性别暴力的受害者,一旦自己的女儿遭遇了性别暴力,她就把自己所遭遇到的歧视与暴力反弹到女儿身上,想着去掉那些女性特质了,她就不会受到伤害了。
两位女孩的父母并不是不想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是在这个不公的社会环境下,他们本身也深受其害,更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很多情况下,社会对于“父母应该做孩子的大树”、“家庭应该是孩子幸福的港湾”的要求,对于自身难保的弱势父母来说本来就是奢求,而当权力与金钱包裹着的性别危机来临,这些父母们的状态就表现出异常。
特别是,对于小文妈妈这样的家庭,感情破裂了,离婚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但单亲家庭的父母也同样需要社会的关注,而不是反过来任由其独自承担社会的污名化。否则妈妈的这种伤害,最终会落脚到孩子身上。
近期的携程亲子园事件和北京的同类事件,都发生在中产家庭孩子身上,这些家长深爱自己的孩子,拼尽全力去保护孩子,并动用自身所有的社会话语能力熟练地运用社交媒体、法律武器为自己发声,保护孩子的权益。可是,在那些像小文、新新父母这样的弱势群体身上,事情又会怎么样呢?他们不仅无力保护与反抗,还要被更多人呵斥父母性的缺失。
学校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和学校是最重要的两个生活环境。那么学校又是怎样对待两个小女孩的呢?
性侵发生的次日,小文和新新迟到了。老师不仅没有关心她们迟到的原因,还严厉地指责:“你们不打算上好中学啦!?” 当小文解释说妈妈回家晚借住新新家的时候,老师冷嘲道:“你妈妈又晚回家了!?”老师或许是大体知道小文的家庭情况的,可是她关心的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至于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安心学习?她无暇顾及。遇到小文新新这样“带来麻烦”的,“不听话”的孩子,能做事只有两个:罚站和找家长。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老师公开表达着自己工作的压力与不满——越来越高的绩效、数十年不涨的工资、一位难求的编制,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些所有压力面前微不足道,对缓解自己的压力无益,还会给自己徒增烦恼。遇到事不如直接把学生拉去罚站,省时省力,却没有注意到对学生的人格伤害。这种心态越来越普遍,无疑为伤害学生事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影片虽然是围绕着“性侵”这一主题,但反映出的问题却是多方位的。孩子于大人来说,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模仿,公然罚站这类基于耻感的惩罚式的教育,不仅是给性侵受害者小文和新新带来二次伤害,它本身也是一种伤害孩子的行为。
社会
影片中,来自学校与家庭之外社会的几个人物——目击证人小米、警察王队长和法医等是影响整个案情更为重要的人物,他们映射着性侵受害者面对的社会压力。
小米是旅馆的服务员,但她也是个挣扎在最残酷的生存规则中的女孩。“黑户”,未成年,没有身份证,她有她的聪明和狡黠,也有她的善良和正义感。当两个女孩遭遇了“干爹”强行闯入房间,小米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
但小米在协助律师的时候却不忘要“小费”,并用线索要挟刘会长给她一万块。当老板因她在警察面前没有套好瓷而用水龙头惩罚她的时候,她没有反抗,而是驯顺地道歉,请求老板不要开除她。实际上,她的行为正为了办到假身份证,以求不被老板赶走。
如果说小米的隐瞒与敲诈行为可以解释为一个弱者的本能反抗,那么警察和法医的恶劣行为则撕开了体制腐败的一角。警察“王队长”用对待犯人一样的口气质问瑟瑟发抖的小女孩小文,并不惜用吓唬的方式逼她交待当晚的细节。对涉事旅馆的调查却草草了事,临走毫不客气收下了旅馆老板的鱼肉。甚至到了最后,当犯罪事实已经确凿的时候,王队还协同法医为刘会长洗白,这其中收受了多少贿赂,可想而知。
而那位男法医第二次为两个小女孩验伤的时候,竟堂而皇之地坐在小女孩岔开了双腿前向里窥探,观影过程中很多观众不禁唏嘘:这难道不是一次次地伤害么!检查完毕,门外的父亲和撒谎的黑心法医、公安的冲撞争吵,而小文在床上泪流满面。
窗户开着,窗帘飘着,仿佛有灵魂从高楼纵身一跃。这个冷漠的社会,无疑把两位受害人推向更远更远的深渊。
结局
影片中唯一有勇气和决心将正义贯彻到底的是一位女律师,她带着光环,几乎一手促成了案件的真相大白,在影片克制的表达中,衣冠禽兽刘会长、渎职的王队、作伪证的医生最终被送上法庭。
但每位观众心里都知道,我们身边有多少不想或不知如何保护孩子的家庭、学校,有多少完成了自己任务就心安理得不管孩子伤害的公职人员,又有多少个反抗一切黑暗力量斗争到底的正义化身。一个生了病的社会终究不能靠英雄拯救,培养社会的基本道德需要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无论是携程亲子园事件,还是三色园事件,伤害事件发生的过程是让人愤怒的,但是怎样的社会酝酿出了这样恶性事件的发生,更是值得大家的关注。在一个性别、阶层不平等的社会中,底层的单身母亲需要遭遇更多的社会歧视,遇到更多的社会困难;底层的男性被要求背负他们根本担受不起的家庭压力;老师成为绩效的工具,把教学视为生产无暇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公职人员把破案看作任务不顾受害人的情感……这一切一切都是物欲的、没有情感的,当每个人习惯于接受这种不平等的没有情感的社会,对于孩子的屠刀就已经伸出来了。
虽然不能指望身边随时都能有个才貌双全满腹力量和正义感的律师,但我们每个人在性别和阶层不平等面前都能担负更多。当我们看到歧视时,都该勇敢发声,无论是大是小,无论与我们相不相关——因为歧视后面都是不平等,而我们都是不平等的受害者。孩子,特别是底层的女孩子,则是不平等的最末端,她们承担着所有不平等的恶果。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在生活的处处抵抗阶级与性别的不平等,那么她们就只能在这个熔炉中受到最严重的煎熬。
作者:李霜氤 子衿
原标题:金马奖佳片《嘉年华》,带你看儿童伤害背后的社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