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掉100斤的贾玲,可能会是春节档的最大赢家。
不只是赢,而且是赢麻了。
她自导自演的电影《热辣滚烫》,非常有希望成为春节档冠军。
瘦了一百斤的她,也可以摆脱过去人畜无害、豁得出去的女谐星形象,她可能没那么好笑了,但她终于可以做自己了。
一如14年前她初次登上春晚时那样。
不过围绕贾玲的,不只是赞美,还有不少批评和挑刺,“过度营销减肥惹人厌烦”、“给我1000万,我也能瘦100斤”……
这部电影我也看了,我来说点大实话。
承认贾玲牛×,没那么难。
承认《热辣滚烫》还不够好,更没那么难。
01
贾玲是真的瘦了。
不管是在影院亲眼看到,还是在社交平台刷到,瘦了100斤的贾玲就是妥妥的视觉炸弹。
一年时间,先增重40斤再减掉100斤,还练出了腱子肉,拳击技术也超过普通业余爱好者。
她不仅是变瘦,也变强了。
不管她是普通人,还是有专业团队辅助、也无需与繁重生活对线的明星,只要是健康地减重100斤,都值得给点掌声。
当然,这如果成为电影宣发的噱头,观众完全可以不买账。
归根究底,观众是要真金白银买票的,观众又不是追流量明星,最关注的还是电影好不好,能不能值回票价。
贾玲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热搜就是“贾玲减肥”。
但袁弘“不小心”地透露贾玲地体脂率降到10%,董宇辉也替她卖过关子“完全认不出来”,电影上映前贾玲自己也发微博留足悬念。
她们其实可以预料到热搜会是什么样的。
搞场外宣发不算高级,但也绝不下作,《孤注一掷》可以用金晨美女荷官在线发牌当噱头,《封神第一部》可以安利大秀肌肉的质子团,那贾玲宣传减肥100斤也没毛病。
但《热辣滚烫》在上映几天后,大家的讨论和关注点依旧停留在“贾玲减肥”上。
那电影本身的剧情和质量,有可能是失败的。
贾玲的个人魅力远远压过了电影本身。
《热辣滚烫》不够好,就在于把大部分看点都压在了“贾玲瘦身”上。
02
尽量少剧透地聊几句《热辣滚烫》的剧情。
资深“啃老族”、讨好型人格杜乐莹,大学毕业后就业失败在家一宅就是十年。
她在家过着规律的生活:吃饭、睡觉、下楼问妈妈一会吃什么。
她身边充斥着对她不友好的人,看不惯她的妹妹、出轨她闺蜜的男友,想利用她的表妹。
在和妹妹打了一架后,乐莹离开了家。
在被身边人接连不断地背刺后,她甚至选择了跳楼自杀。
但她跳楼失败了,自此她决心好好练拳击,为自己赢一次。
说实话,电影里没有过多着墨乐莹瘦身的桥段。
但也不可否认,乐莹运动由胖到瘦的那一系列镜头,是全片最提气也最重要的部分。
可这里暴露了贾玲犯的最大一个错误,是把乐莹的转变演得太空了。
前面又胖又丧的杜乐莹是相对饱满的,后面能上台打拳的杜乐莹也是成立的,但中间的转变过程,显得非常地悬浮和偷懒。
整个转变过程被简化成了一组拳击、跑步和健身的镜头。
你没让观众看到,作为普通人的乐莹,是如何抵挡山呼海啸的饥饿感的?
是如何在沉重的现实世界中,忍着疲惫一边养活自己一边努力前进的?
说白了,你连乐莹练拳的时候是怎么养活自己的都没唠明白。
这原本应该是普通人乐莹的奋勇迎战庸常生活的“史诗”,最后却被演成了贾玲的减肥日记。
是有大把人会对贾玲的成功报以敬意,但最后如果是“乐莹”做到了,那将会是绝杀。
对乐莹的塑造,贾玲最终还是棋差一着。
03
其实不仅《热辣滚烫》最后差了一口气。
今年整个春节档透露着一股子虚假繁荣。
不仅票房上挺看得过去,评分也高得夸张。
光看豆瓣上的评分,今年春节档仿佛是近十年最好的春节档,你觉得是这样吗?
要知道,去年好评如潮的《年会不能停》,也只是8.2分。
制作、剧情等各方面都很优秀的《流浪地球2》,也才8.3分。
怎么着,这年头电影评分也搞通胀?
更别提今年的很多电影,多少带着讨巧,并非完全的诚意之作。
《飞驰人生2》去年9月份开拍11月杀青,后期制作时间顶多两个月,《第二十条》也是去年7月份才开机。
相比之下,《热辣滚烫》已经算是非常良心,拍了一整年。
而且今年的春节档也透露出一种贫瘠感:几乎所有的片子,都是喜剧。
以前的春节档,你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科幻、奇幻、悬疑、运动、动作、主旋律,这都需要大量的筹备和制作时间。
而轻喜剧的好处就是,制作周期极短,票房回报又不至于太差。他甚至给了某些喜剧明星很大的摆烂空间,上半年随便找个综艺捞捞金,下半年进组两三个月拍个春节档,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是吧,腾哥?
唯一看着还算欣慰的,大概只有《熊出没》。
复联火的那阵,中国电影也都卯着劲,想弄出中国的电影宇宙,唐探宇宙、封神宇宙,就算是商业片,电影人们也想做到叫好又叫座。
结果最终把这件事做成的,是《熊出没》。
反观其他电影呢,在卷宣发,在卷不公平的排片,都希望自己赢在电影以外的战场。
可悲,中国电影的心气还剩下多少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