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多地发文鼓励错峰休假 分期休假

日期:2023年08月19日 20:51 来源:中新网 作者:佚名

 

中新网8月1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消费……不久前公布的“扩消费”20条措施中,有关休假的内容引发广泛讨论。上述文件公布后,近期又有一地跟进——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提振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

多地发文:鼓励错峰休假、分期休假

山东此次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振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消费。

此外,文件还提到鼓励景区结合实际实施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创新夜间文旅消费场景,年内打造20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等。

带薪休假虽引发人们关注,但它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作为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早在1995年开始施行的劳动法中就有明文规定。

2008年1月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明确,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并规定了具体的休假天数: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此后,“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连续写入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多个促消费相关文件中,也均提到落实带薪休假。据中新财经记者此前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河北、江西、重庆、甘肃、青海、辽宁、安徽、陕西、福建、广东、浙江、内蒙古、湖北、山西、河南、云南等十余省份,在出台的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如,202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及,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采取分期休假、与法定节假日连休、错峰休假等形式灵活休假。

专家:有效促进消费 与长假形成良性补充

在业内看来,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有助于维护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

而在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促消费相关文件中,多次提及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则是看中带薪休假在满足国人休闲需求、改变集中出游方式和拉动旅游经济方面发挥的作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就告诉中新财经记者,全面落实带薪休假能有效促进消费。“它和节日式的长假起到的作用类似,能够促进人们旅游,还能与长假形成良性补充。”

民生证券研报中也提到,旅游活动中“有钱、有闲”是最基本的条件,但“闲”不够制约了旅游消费的增长。带薪休假的推广将大幅提高居民的出游比例。

“带薪休假安排的灵活性有助于错开传统的旅游高峰期,形成错峰旅游,有助于熨平旅游淡旺季,减轻景区压力和提高旅游体验,从而拉动黄金周至黄金月、黄金季、甚至黄金年。”上述研报指出。

调查:近一半的人并不能享受带薪年休假

虽然带薪休假有利于带动消费,但曹和平也提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带薪休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从人们反映看,没假休、不能休、不敢休问题突出。另外,“不能跨年休”、“跳槽就缩水”亦困扰着很多打工人。

2020年8月,人社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建议的答复中曾提到,近三年人社部开展的60个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所在单位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不含可放寒暑假的单位)且具备休假条件(工作满1年)的职工中,能够享受带薪年休假的人数比例为60%左右。

这也意味着将近一半的人并不能享受带薪年休假。对此,人社部给出的主要原因为:带薪年休假制度及其理念宣传不够;企业职工休假带来岗位人员空缺以及用工成本增加,影响企业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主动性;一些职工怕影响就业岗位、工资收入、职级晋升等不敢提、不愿休。

面对带薪休假总体落实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曾表示,一方面要畅通救济渠道,加大劳动监察部门主动监督和追责力度,增强职工的维权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在制度完善上发力。

记者注意到,此前,国家和地方层面都曾出台措施,对带薪休假严加落实。

如,2019年,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提到,用人单位对履行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负主体责任。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用人单位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如今“全面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再次提及,人们也希望,加大带薪休假的实际落实力度,以发挥其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完)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02142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多地发文鼓励错峰休假 分期休假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33) 热点(2636) 新闻(13209) 国际(5268) 娱乐(4608)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18) 音乐(2082) 民生(3749) 行业(308) 财经(1666) 股票(365)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63)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87) 观点(1024) 房产(1115) 汽车(28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34) 展会(4) 数码(212) 足球(222) 体育(1072) 教育(1381) 高校(1653) 法制(2206)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75) 美女(19546)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6)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