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城村,除夕夜的时候人们都要去先祖的坟前上香拜祭,满怀虔诚地磕几个头,然后嘴里念叨一句“除夕夜了,回家吃顿饺子吧。”这样算是把先祖请回了家里,然后用碗夹几个饺子送到灵堂的牌位前,点蜡,烧香,磕头,灵堂的门也不能关着,不然先祖来了是进不去的。
我们那儿有一个说法是,在除夕夜千万不能让小孩子到祖宗牌位前乱跑乱跳,嬉戏玩闹。
我之前以为这仅仅是一个说法罢了,直到我听到近邻的一个大妈讲的故事我才觉得有些事,事出总有因,凡事不可尽信,但也不可不信。
大概在2006年的时候,大妈的儿子三岁,大年初二去他姥姥家拜年的时候,突发高烧,浑身难受疲软无力,平日里活蹦乱跳的劲儿全都不见了,就连来拜年的叔叔阿姨们给他拜年钱都撩拨不起他的丝毫兴趣,像一滩泥一样瘫在床上。大妈着急地请来村里的医生,医生量体温都快四十度了,赶紧给他输液。一连五天,花了两千多不见好转。小孩儿还是那副软绵绵的瘫倒在床上的蔫儿样,饭不思,只喝一点稀粥和热水。大妈上街买退烧药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熟人,问起了小孩儿的病情,她觉得事有蹊跷,就告诉大妈:“你最好去村南找一下鬼婆吧,可能孩子是招惹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让人家看看。”
大妈一听,虽然不太信,但是聊胜于无,反正看看又不会怎么样,万一还真有用呢。这种事情谁说得准呢。于是她就骑着车子去找鬼婆了。
鬼婆,因为名字里有一个“桂”,而她又精于鬼神之道,所以村子里的人都叫她“鬼婆”。有好多吓着的孩子都去找过鬼婆给“看看”,方法是自带小米、碗和红布,用红布包着整碗的小米裹在小孩的头上,绕三圈,然后用碗在布下面兜着,看红布里的米掉下去的数量,基本上和孩子受到惊吓的程度成正比,然后再让孩子把掉下去的米给吃掉,再做点别的什么,孩子就好了。
大妈找到鬼婆的时候,鬼婆好像已经知道了什么,就说,“快走吧”,跟着大妈就到了家里。鬼婆像往常那样用红布小米碗测试孩子的受惊吓程度已经判断一下惊吓的来源。红布裹了几圈后,鬼婆一本正经地严肃地问道:“大年三十那天你抱着孩子到祖宗牌位前了?”
大妈说:“我没抱他,是宝宝要跟着我去的。”
鬼婆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然后对着大妈屋子的北墙角说:“你就是蹭饭吃的,别吓唬孩子了!”
大妈不解其意,但是看样子家里的北墙角是有什么脏东西把孩子给吓着了。
鬼婆解释道:“这是你的一个本家叔叔,前些年喝农药死了。他看见你家娃好看,就和孩子玩着吓唬了他一下,没什么恶意。放心吧,孩子吃了小米,过两天就会好了。”
大妈确实有一个本家的叔叔前几年因为一些家庭原因喝农药死了。这件事在村子里还曾引起一时轰动。鬼婆知道这件事对大妈来说并没有什么让她特别惊诧的地方。也许鬼婆就是胡说了几句,敷衍我几句。
可是,奇怪的是,大妈的孩子第二天烧就退了,孩子又生活龙虎地跳了起来,打打闹闹,好不快活。大妈这才信了除夕夜不能带孩子去祖宗牌位前的说法,以后就坚决不让孩子去祖宗牌位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