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说文》中对玉的解释为“石之美者,有五德”。古人对玉的定义是比较广泛的,凡是具有色泽、硬度、声音,纹理,质地等一定条件的美石皆为玉。
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玉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黄金,钻石都有一个单位可以来衡量、界定其价值,唯独玉没有任何一个单位可以衡量其价值,自古以来它便被人们称之为具有灵性的宝物。中国传统的说法:玉是通人性的,同时玉也能养人,所以有“通灵宝玉”之说.如果一块玉在一个人身上戴久了,它会浸入人的血魄,玉会越来越润,同时玉能会保佑人少生病,甚至免受突来之灾.
说到玉的灵性,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山海经》中,记述了这样的神话,说:“密山之上,丹水出焉,其中多玉膏,其源沸汤,黄帝是食。玉膏之所出,玉色乃清,五味乃馨,坚栗精密,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这是说,玉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食品玉膏生成的。它有五色,质地紧密坚硬 ,润泽有光,天地鬼神都以它为食品,如果君子食了,可以防止不祥。这一古老的神话证明玉是何等的珍贵,它同中华民族 的始祖、天地鬼神连在一起。所以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都认为玉是有灵性的。
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古时候,有一位将士,英勇善战,秉性纯朴,一次,他见一个乞讨的老者,面容很悍,衣衫褴褛便起了恻隐之心,送了些银两让老者回家安度晚年,老者在拜谢后送了他一块玉佩说:"好心人,它会给你带来好运的。"不久,该将士便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他与众将勇猛地冲在前边,身边的众将纷纷被箭射落下马;唯独他单枪匹马冲入敌阵;一阵狂杀,大获全胜。待他回头看众将士时,但见他们死的死,伤的伤,再低头看自己的身上时,只见正心窝处有几个箭孔,赶忙脱下战袍一看;胸前玉佩已经受伤;出现了裂纹,而自己的身体却完好无损,原来敌人射来的几支致命的箭均被王佩挡住。玉佩保住了他的性命。从此以后,他倍加珍惜此佩,戴着它南征北战,屡战屡胜。最后官职升至大将军。若干年后,他发现玉佩上受伤的裂纹已经全部愈合恢复了原状,他认为此乃是神物也,故终生佩戴一直到死,殉葬在其胸前。这便是玉养人,人养玉,玉有灵性的理解之一。
另外在我国众多的文学创作中也反映出了玉的灵性观,最典型的当数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书中的男主人公贾宝玉,据说他出生时便口含通灵宝玉,此玉是他的命根子,玉在人灵、玉失人痴,从而衍生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看来曹雪芹也理会了玉有灵性的观念。
以上这些传说民间故事也好;文学作品小说也罢,统统都显示出玉是有灵性之观念。其实这种观念在我国起源是很早的,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和良诸文化中就出土有许多用于祭记的礼玉如:琼、壁、钺……。此外在其它的考古发掘中也得到证实在原始社会人们对玉已经是很崇拜的了。另外在中国古文字中也能体现出玉有灵性之观念,如。以灵字为例,"灵"字的大意,原指神灵或是沟通人与神的女巫。其最初写法是上边是“雨”字头,下边是“巫”同时下边又可写为“龟”“龙”还可以写成“王”王即玉。在这里巫、龟,龙、鬼、王是通用的,也就是说在沟通人神时,玉和女巫,灵龟,鬼怪等是同之具有神通的,都是灵物。
玉能吸收人体的负能量,同样的科学也有证实。玉含有很多浮游的电子云,可以吸取人体的阴气,却不会如水晶般不会释放。电子云长期接触人体,吸取人体电磁场后,会生成静电,令接触的人有触电的感觉。电子云受电磁场影响,会作出不同排列,色泽也因而变化。
人能养玉玉也养人,一块玉带久了,里面的杂质纹路就渐渐变淡直到消失。 在所有做首饰的材料中,玉与人最亲也最近。金钱是钱,钻石是价,而玉,是生命。将玉握在手中,轻轻地抚摸再抚摸,就象抚摸自己光滑的肌肤柔软的心。你会发现玉是活的,有体温有心跳,有温润的水份,正和着你的思绪在共鸣。 能够让玉常常贴着肌肤最好,玉不会辜负你丝丝缕缕的滋养,经过你手的玉,也必定会留住你生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