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奇: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以来在6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宣布投资的1674个基础设施项目中,234个项目遇阻。
更新于2018年7月13日 05:58 英国《金融时报》 金奇
中国在马来西亚和哥伦比亚的项目相隔了半个地球,但它们遇阻都与对华关系,以及北京方面不透明的发展融资方式所引发的争议有关。
在马来西亚,随着吉隆坡方面对围绕丑闻缠身的国家投资基金“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简称:一马公司)的腐败加大调查,约230亿美元与中国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本月被叫停。在哥伦比亚,一座部分由中国国家基金提供融资的大型水电站大坝出现了溃堤危险,下游居民被迫疏散。
对北京而言,最糟糕的是这些绝非孤立事件。公开报道中陷入“麻烦”的中资海外基建项目正在激增,损害了“一带一路”倡议(BRI)的声誉。“一带一路”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倡导的一项在世界各地提供融资并建设基础设施的宏伟计划。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咨询公司RWR Advisory Group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中国2013年以来在6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宣布投资的1674个基础设施项目中,迄今约14%的项目(234个)遭遇了麻烦。所遇到的问题包括公众对项目的反对、针对劳工政策的抗议、施工延期以及国家安全担忧,其中大部分问题源于管理不善。
柏林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副总裁胡谧空(Mikko Huotari)称这些应归咎于管理缺位,他表示:“存在相对漠视当地情况、国家风险以及……普遍缺乏透明度的问题。”
部分此类缺陷似乎已铸成。分析人士表示,中方提供融资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协议往往都是在高调的政治宣示中达成,使得接收国很难提出反对意见——即便可行性研究发现了问题。
以马来西亚为例,习近平曾在2016年盛赞吉隆坡,并以“唇齿相依”形容中马关系,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拉扎克(Najib Razak)则称中国为“真正的朋友和战略伙伴”。
纳吉布本月被捕,被控贪污。由于所有中资项目和“不平等条约”都在进行重审,包括价值140亿美元的东海岸铁路(East Coast Rail Link)在内的被暂停项目都面临前途未卜的命运。该铁路线已经破土动工,85%的资金来自国有的中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
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姊妹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是全球发展融资领域实力最强的两家机构,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发放的贷款超过了西方主导的6家多边开发银行(MDB)发放贷款的总和。然而,它们推动基建的方式与这些多边开发银行有着天壤之别。
两家机构拒绝面向承包商进行公开的竞争性投标。这几乎相当于把利润丰厚的合同都交给了中国国企小圈子中的成员,而这些企业几乎没有任何动力将当地人的担忧纳入考虑范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智库——LSE Ideas的中国前瞻项目(China Foresight)负责人于杰表示,高级管理层团队都是由中共任命。他们或许有行业专长,但不具备高超的管理技能,对东道国也缺乏了解。
这意味着,尽管在当地遭遇强烈反对,中国提供融资的项目照样可以上马。由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中国联合融资基金(China Co-financing Fund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Region)提供部分融资的哥伦比亚国内40亿美元的伊图安戈大坝就是佐证。
尽管当地存在众所周知的滑坡风险(大坝环评报告中提到了这一点),但当地活动人士2010年以来再三发出的警告都被弃之不理。今年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导致2.6万人被迫撤离,同时当局正在为“更糟糕的场景”——溃坝做准备。
这些问题都不是出资人造成的。话虽如此,在很多中国提供融资的基础设施引发激烈争议的国家,中国官员和高管们发现,自己对在与本国的威权市场截然不同的社会中解决争端准备不足。有人说,眼下北京方面正决心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即便这需要时间。于杰表示,这意味着某些承接“一带一路”项目的企业承认“它们的中国中心主义意识造成的损失”。
译者/何黎
原标题:“一带一路”项目为何大量遇阻?